當然如果您夠幸運走對了路,上了機場高速,那就請大膽地往前走吧!因為確實,只有膽子大技術高,才能把這條防眩板部分缺失的高速走完。從紅旗鎮剛剛駛入機場高速,就能看到在道路中間,有一排綠色的人字形防眩板,這就是報料人曹先生所說的護欄,這些防眩板基本上貫穿整條道路。然而,記者仔細一看卻發現,大概每隔一百米,就有一根人字形板缺失,只剩下底座一小部分。曹先生說,他每天經這里上下班,以前并沒注意,這兩天,他突然就發現很多防眩板不見了。
報料人 曹先生:咱們11月11號航展開始了嘛,很多朋友駕車從這邊過嘛,非常影響(道路)的美觀。
防眩板是高速公路上為解決對向車燈眩光,安裝在中央分隔帶上的一種交通安全產品。因此它的缺失,不僅影響美觀,更重要的是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看到這樣的情況,曹先生便懷疑,是不是有人在晚上偷偷把這些防眩板剪走,然后進行回收呢?
記者 許魯南:我們現在開車是來到了一個特殊的位置,在一百米距離之內就有四五處護欄(防眩板)缺失的現象,在我身邊的這個比較特殊,現在只有一面斷裂了,另外一面完好無損,從這個斷裂口來看我們感覺應該這里不像是人為破壞的。從手感上來看,這種防眩板應該是塑料材質的,回收價值并不大。記者隨后去到回收站,了解到對于這種材質,回收站根本不收。
那么到底這些防眩板是怎么缺失的呢?開車返回時,在高速公路的另一側,記者找到了些許眉目,因為防眩板安裝靠近這一側,因此在地上偶爾能夠看到防眩板掉落的“殘骸”。記者也在網上查詢了一下,防眩板斷裂的情況在全國高速公路上時有發生,風力較大、車輛撞擊都能導致防眩板斷裂。珠海臺記者許魯南報道。(以上部分來自珠海網)
作為一個有20年經驗的,交通安全設施生產廠家,深圳市遠達明反光器材有限公司,每每在看到這樣的新聞就感到無比寒心。每個廠家都知道防眩板三要素;1、吹不斷;2、撞不斷3.不變色;可是我們有多少企業還在堅持這這三點。
“東外環路上有的路段防眩板損毀,到了晚上,對面車燈照射過來,我連前面的路都看不清。”1月25日,家住烏魯木齊市東后街的徐冠華致電本報時說。
在快速路的隔離墩上豎著的就是防眩板,兩塊鐵板支在一起形成一個人字形,一個挨一個排列開。
每天上下班都要開車經過東外環的劉志勇說,上周一21時30分許,他途經至此,由于對面駛來一輛車開著遠光燈,使他看不清路面,差點撞上中央分隔帶,幸好及時打方向盤、點踩剎車才避過一劫。
記者駕車實地走了一圈觀察發現,東外環北向南方向,接近會展大道出口約有兩公里長的路段中央分隔帶上防眩板損毀嚴重。
另一名車主張明啟說:“按照規定,會車在150米距離外,行車人應將遠光燈變為近光燈,但有的車主就是不遵守。如果在沒有防眩板的路段,和打著遠光燈的車輛迎面而過,眼前會白茫茫一片,容易發生事故。”亞心網訊 (記者余夢凡 實習生赫敏報道)
11月23日,凱里高管處凱里路政執法大隊路政員巡查時,發現滬昆高速公路K1678處中分帶防眩板被撞壞散落在超車道上,如若不及時處理將嚴重影響行車安全。
路政員立即開啟巡查車警報器提醒過往車輛注意減速避讓,并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迅速清理掉落的防眩板,隨后通知相關部門及時修復。
凱里路政執法大隊在日常巡查中始終做到細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發現路面障礙物及時清理,發現耕牛上路及時驅趕,發現新出現的構筑物及時制止……將沿線路段安全隱患逐一清除,切實保證滬昆高速公路凱麻段的安全暢通。(聶鑫)
類似這樣的事情,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在發生,沒有相關數據提供因道路設施損壞造成多少交通事故。但是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本來這些都是保證道路安全的設施,現在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馬路殺手“比我們所謂的女司機更可怕”。
市場上的防眩板的不合格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被風吹斷;
2、被車輛撞斷;
3、防眩板板體變色;
隨著防眩板越來越多的被使用,排除掉設計結構不合理方面的因素,以上這些現象都是原材料方面造成的。使用達不到理化性能要求的原材料(更便宜)是主要原因。
玻璃鋼防眩板不采用物理性能更好的smc材料而采用便宜的物理性能差一些的BMC(DMC)材料來生產;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眩板,生產過程中添加過多的填料。板體變色是生產過程中母料色粉沒有控制好造成的。
從實驗的角度來說,在氙燈照1200小時射后,塑料材料的防曬等級達到4級以上,防眩板的抗變色能力就非常強了,5-10年以上不變色是沒問題的。
遠達明人字形防眩板的特點:
1、通過高溫拉擠成型,物理性能穩定。滿足GBT 24718-2009防眩板。
2、色母原料中加入抗老化劑、7級防曬,板體10年不變色;
3、當車輛撞擊防眩板后,防眩板迅速變形彎曲,車輛通過后,防眩板恢復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