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一則防眩板報道說起:
蕪屯路快速通道的建成讓市區至三縣多了一條快速路,然而,自蕪屯路建成通車以來,路旁的防眩板就大量斷裂,盡管公路部門先后多次對損壞的防眩板進行更換,但防眩板損壞的數量仍是有增無減,目前已被損壞的防眩板多達千余塊。記者近日隨車在蕪屯路快速通道上看到,道路中間斷裂的防眩板隨處可見,基本都是 “攔腰斬斷”(如圖)。
在斷裂最嚴重的路段,有超過百米的防眩板全部被折斷,參差不齊的防眩板也成為了蕪屯路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這不是個別事件
興海大道千根防眩板被損壞
福州浦上大橋防眩板被損壞
裝在新澤西護欄的防眩板大量斷裂,這是一個全國性的普遍規律。
(3) 是什么讓這些防眩板在新澤西護欄上大面積斷裂呢?
可能有些人認為是受到人為破壞或產品質量問題,我不否認有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據調查,那不是根本原因,防眩板的每個斷裂處是連續幾十米長的,而且高速公路大多封閉,因此被車撞的情況是主要原因。
新澤西護欄頂部的寬度較窄,雙向行車的橫向間距小,超寬車輛經常將防眩板撞壞,這樣就造成了新澤西護欄上的防眩設施被大量的破壞。尤其是彎道多、起伏大的山區高速公路。
發現這一問題,還是來源于8、9年前的在河北石青高速公路的一次行車,石青高速也是新澤西水泥護欄,雙車道,道路崎嶇盤旋,算是丘陵地區吧,我看到路上到處是被撞斷的防眩板,60%已不存在,業主也是很頭痛,每兩三年就要召標買防眩板,進行更換。
它形成以下三點危害:
①、業主經濟損失,每年都要補充;
②、施工補充時,影響道路通行能力;
③、安裝施工時,由于封閉的是超車道,易引發新的交通事故
當防眩板收到外力沖擊時發生變形,外力消失時,防眩板恢復原狀,這就是撞不斷的防眩板,是高分子新材料在防眩板設計上的應用。它的材料必須是韌性和剛性的完美結合,它的韌性保證在高強度沖擊下迅速變形,它的剛性保證在強風載下又不來回搖擺,我們深圳遠達明公司用了六七年的時間解決了這個問題。
當然,彈性材料有多種多樣,我在美國看到他們把TPU材料都用到防眩板上了,超出我的想象,雖然美國防眩板也是剛起步階段,但是高起點。他們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將撞不斷、無二次傷害考慮進去了。
結構的改變——人字形結構最穩定、支撐面積最大
將防眩板中下部一分為二,變金雞獨立結構為兩腳支撐結構,整個防眩板安裝后與護欄形成為穩定的三角支撐結構,三角結構最穩定,打個比方就像一個人一樣,是兩腳合并站立穩定,還是兩腳分開站立穩定呢?所以,變成三角結果后,再大的風都不怕了。
同時如果防眩板再使用柔性材料,效果更好了,連車也撞不斷了。
后來使用到深圳惠鹽高速的新澤西護欄上,防眩板再也沒發生被車撞斷的情況。